| 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现设临床专业科室23个,医技科室11个。

您好!欢迎进入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搜索

查询:

>
新闻中心

 人才招聘     |    网络地图    |    SEO标签

官方微信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86号

邮 箱:zxyxck@163.com

24小时服务热线:13521828421

版权所有: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备案号:京ICP备12006550号-1  中企动力  北京

新闻中心

我院脾胃病科"杨翠萍杨氏穴位贴敷传承工作室"获批北京市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项目

浏览量
  近日,我院脾胃病科申报的“杨翠萍杨氏穴位贴敷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项目,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2025年度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评审中成功获批立项。
 
一、传承人介绍
  杨翠萍出身中医世家,1985年起随父亲杨一伦从事中医针灸等诊治工作,临床工作30余载。拜师施今墨嫡传弟子、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王少峰主任,系统掌握了施式“对药应用”精髓与经方活用技艺。现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专家,在中医经方、针灸、中药穴位贴敷、胃肠镜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和理论思考。通过系统化继承整合百年家传技艺与京城名医经验,形成了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深度结合的特色诊疗模式,彰显了传统中医在现代医疗中的独特魅力和实用价值。
 
二、百年家学
  杨氏中医流派创始人杨延岭为杨翠萍祖父,其遍览医典、博采众长,尤擅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症诊疗,开创杨氏特色穴位贴敷疗法。杨翠萍父亲杨一伦承袭家学,长期从事军医工作,擅长内外兼治,完成杨氏中医流派的理论体系构建,实现诊疗技艺的定型与规范化发展。
 
 
 
 
 
 
 
三、特色疗法
  杨氏穴位贴敷传统技能系杨氏行医家族历经三代行医实践摸索和传承下来的独特中医技能和传统疗法,本系家族单人传承,以“杨门独传,博采众长;以泄去病,以补培元,泄补平衡;辨证分型,经方为主,针贴为辅,用药精当,治随疗变,合药针贴,三效归一”为传统基本医理。
  杨氏穴位贴敷疗法面临失传危险,因此急需进行保护性传承。杨翠萍老师在既有穴位贴敷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对穴位贴敷方法进行优化,并针对现有病症的临近病症设计对症的穴位贴敷,形成系列病症、完整分型的穴位贴敷系列,而系列穴位贴的创制和临床使用需要团队的共同参与和交流总结。
 
 
四、薪火相传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四五"重点专科,在工作中积极传承。科室运用杨氏通幽贴、杨氏双合贴、杨氏乾阳暖贴等十余种特色杨氏穴位贴敷于消化系统(如便秘、泄泻、臌胀、胃脘痛、胃肠息肉、癌前病变等)、妇科结节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肝胆等多系统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在此基础上,我院脾胃病科牵头申请“杨氏穴位贴敷传统技艺工作室”,并获公示。此次工作室成立,标志着这一百年技艺进入系统性传承新阶段。工作室负责人王韶华主任表示:“我们将做好传承工作,把杨氏穴位贴敷的精华传授下来、传播出去,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让其真正成为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一张名片,造福更多患者和家庭。”
 
教学办公室  刘元媛
三年深耕结硕果——我院两位主任荣获海淀区高层次人才项目“学科骨干”荣誉称号
我院老党员先锋队荣获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关于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的公示
深化院校合作,共绘护理蓝图——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与我院开展合作交流
京廊工程走深走实:固安县人民医院到我院交流学习
深化医教协同 共育中医药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与我院共商实习育人新篇
医路笃行 启智明责——我院开展长春中医药大学2021级学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
筑牢生命防线,提升急救能力——心肺复苏(CPR+AED)培训
赋能医护成长,解码“合格”真谛——我院组织开展沟通培训会
京衡携手深化管理交流,共绘中医药协同发展蓝图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Baidu
map